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
重生
鄭果牧師 //
耶穌在世時,有個猶太人的官夜裡來見他。這人名叫尼哥底母,是以色列人的老師,又是法利賽人。身兼政界、教育界、宗教界,年紀相當,來頭不小人生閱歷極豐。但他心中好像缺少了甚麼,夜裡獨自來找耶穌,希望獲得耶穌賜教。主耶穌不和他說別的,直說中問題核心:「你必須重生」(約翰福音三章7)。
重生是甚麼意思?重生不是回到母腹裡再生一次。這不可能,重生是指屬天的生命,從上帝而生。信教、父母是基督徒,都不是重生的條件。重生也不是做好事。而是做上帝的兒女,有屬天的生命。//
是否人都需要重生呢?對,根據主耶穌說,人必須重生。祂說:「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上帝的國。」「見」就是見識、認識。
若不重生,就不能明白屬靈的事。
比如有許多人讀經不能明白,禱告無興趣,聚會時想睡覺,聽到天堂地獄,就以為是迷信。
這些都是不明白屬靈的事的表現。
主耶穌接著說:「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,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」關於上帝的國,我們可從自然界中得著啟迪:海洋生物不能活在陸上,陸上生物不能居於深海,大部份生物各有各的生存範圍,無法越界:要進天國,便需有屬天的生命。//
生離死別是人生最無奈、最痛苦的事,歷代不知有多少人追求長生不老,卻不能得。然而,只要你我信靠耶穌,祂就賜我們永生,叫我們不致滅亡。
一個有屬天新生命的人,就不容易犯罪,因他不再受罪惡捆綁。只是怎麼重生呢?耶穌說,要從水和聖靈生。水是悔改的意思(參閱路加福音三章3)。我們需要向主耶穌認罪悔過,立志離罪跟從主。
從聖靈生就是憑信心接受主耶穌,讓聖靈進入我們心內,重生我們,賜我們新生命。正如聖經說的:「凡接待祂(耶穌)的,就是信祂名的人,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。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,不是從情慾生的,也不是從人意生的,乃是從上帝生的。」(約翰福音一章12) //
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
走出憂鬱症的死蔭幽谷
耕心 //
我曾經患有憂鬱症,直到多年以後我才了解到這個事實,並且因著主耶穌的慈愛及聖靈的引導得以勝過。以往,憂鬱症在我生命中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,隨時會爆發。我為此流了無數的眼淚,更與家人爭吵頻繁,彼此都造成傷害,所以我努力地要擺脫它。願在此鼓勵與我有相似經歷的弟兄姊妹,能從憂鬱症中走出來。我小時候,爸爸生意失敗後就一蹶不振,走上酗酒的道路。有一回,爸爸喝醉了對我說:「爸爸這輩子沒做過甚麼對不起妳的,唯一對不起妳的,就是把妳生下來。」這句話使我幼小的心靈覺得我的生命是個錯誤。因為爸爸酗酒,爸媽曾一度離婚。數年後,爸爸戒酒成功,他們又復婚;但爸爸卻變得脾氣暴躁,經常罵媽媽,事情稍有不順便找媽媽吵架。由於財務問題,我們經常搬家,這也造成我心裡上極大的不安全感,總是怕家裡會沒錢用,又要搬家了。
我讀書成績一向優秀,也都考上理想的學校就讀,雖然如此,我還是覺得很辛苦,因為我錯把成功當成唯一的道路,害怕會像爸爸那樣失敗。大學時,因課業受到極大挑戰,我曾經兩度引發憂鬱症。期間,我常流淚,覺得沒有出路,並質疑自己的生命會不會以悲慘方式結束;但很幸運,大學畢業後就在家附近找到理想的工作。然而學業、事業都順利的我,內心卻仍然擔憂、害怕,覺得生命如落葉,隨水四處飄。我開始思想許多人生的問題,同時也看到社會的亂象、人的罪性,以及自己的軟弱無助。有一回與媽媽聊起各種學說、宗教對生命的看法,發現中國儒家思想並未對生死作出合理的交代,因為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。」又說:「子不語怪力亂神。」佛教、道教對人生的解釋又很悲觀,說人必須靠著自己的修練才能成正果,修練不好會落入六道輪迴,成為動物……然而我覺得那種信仰根本不能給人平安。媽媽說:「那基督教的說法比較好,她們說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,只要信就得永生。」我覺得這說法很新鮮,隱約覺得生命有了一絲希望!
在一個星期日的早晨,我走入家附近的一間教會。牧師的講道振奮了我的心情,教會的弟兄姐妹對我都很好,就像一個大家庭,彼此扶持相愛。在教會中,我能夠感受到從小失落的幸福家庭的溫暖。我學習禱告,將所憂慮的事告訴上帝。他就用聖經鼓勵我。我很快能背誦一些經文:「應當一無掛慮。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,祈求和感謝,將所要的告訴上帝。上帝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力比書四章6-7) 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」(箴言四章23) 這都是我最喜歡的聖經章節。讀聖經時,我能感受到從上帝而來屬天的平安,除卻我的恐懼與悲傷。半年後,我受洗歸入主耶穌名下。初到美國,由於課業壓力繁重,與親友疏遠,及生活上的不適應,我再次陷入憂鬱的低谷。當時,媽媽是我的精神支柱,也是我情緒唯一的出口,我常打電話與她哭訴。來美半年後,我加入學校附近的一家華人教會,並在那裏認識了我現在的丈夫。我在與弟兄姊妹的相處中得到鼓勵;但脆弱的我仍然無法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壓力:唸書、返國,或是結婚。我開始接受在學生中心的心理輔導。每周的談話治療使我逐漸理清當下人生的方向,也使我了解到後來我的憂鬱、恐懼與不穩定的童年很有關係。輔導師曾建議我服用抗憂鬱劑,但我認為沒此必要。
婚後的日子有時甜蜜,有時卻為小事爭吵。遇到逆境時,我們更是爭吵不休。有時爭吵後,我抱頭痛哭,丈夫氣得摔東西,甚至爭吵到深夜,兩人都無法成眠。後來我才了解,原來我將小時候父母吵架過日的模式,帶入了我自己的婚姻生活;而且經常搬家的不安全感,一直沒有離開我。我害怕做決定,做了決定又後悔,尤其是重大的決定,因為那會提醒我每次生活變動後,家裡就會無休止的爭吵……。雖然如此,丈夫與我並未正視這些問題,也未尋求解決。
有孩子是許多夫妻的夢想,但懷孕對我來說卻是極大的掙扎。我憂鬱、害怕,使我懷疑生命的意義,也讓我猶豫應不應該要這個孩子;最後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。孩子出生後帶來種種生活上的轉變,讓我們極度不適應,更陷入無止境的爭吵中。一次爭吵後,丈夫打電話告訴他父母,婆婆由於擔心過度,引發宿疾,一個月後竟突然過世。丈夫悲痛不已,隨即返國。辦完婆婆後事,我兩實在無法走出情緒的低谷,所以決定一起去接受心理輔導。輔導師讓我們了解到,頭生嬰兒對夫妻生活都是大轉變,也會造成極大的壓力;親人過世,更容易造成心理的創傷,也需要長時間才能復原。他建議我們服用一陣子的抗憂鬱藥以度過心理上的難關,但我們未採納。所以他教導我們一些處理情緒的方法,使我們穩定情緒確實產生了些功效。然而,憂傷與憤怒的情緒仍不時浮現在生活中,在我倆已受傷的心裡,更是雪上加霜。那時我常無緣無故地自責、流淚;丈夫則變得易怒且怨天尤人。我開始害怕,我的婚姻會走向破裂,孩子將會像我一樣有個不幸福的童年。但是,我倆仍無法避免爭吵,無法從情緒的泥淖中自拔。
一個星期天晚上,教會一對在唸神學的夫妻來探訪我們。不巧,當天下午我們又為一個老問題而爭吵,丈夫生氣地說:「你們基督教外表說得好聽,今天我們就把家裡這些事都跟人家說好了!」於是就向他們訴說家中的近況與爭吵,我難過得潛然淚下。丈夫說它很無辜,明明是我心理上有問題,卻要找他吵架才能發洩。但我能改變我自己嗎?我說:「吵架是家常便飯,如果我能夠有一個月都不爭吵,不流淚,那就是奇蹟了!」朋友們聽了也很難過,盡量地安慰我們。飯後,我們又一起查了一段有關夫妻關係的經文:「你作妻子的,當順服自己的丈夫,如同順服主。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,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;祂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。教會怎樣順服基督,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。你們作丈夫的,要愛你們的妻子,正如基督愛教會,為教會捨己。」(以弗所書五章22-25) 最後,我們一起禱告。
第二天,我仍工作,但心情糟透了,一直在想昨晚在朋友們面前哭泣,覺得十分丟臉;同時突然領悟到我有憂鬱症。憂鬱症曾在我生命中不時爆發,我感覺到它的存在,但卻不敢承認。我也很震驚:「我怎麼會有憂鬱症?我不是已經受洗,在基督裡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嗎?」我覺得我徹底地失敗了,幾年來的基督教信仰,所讀的聖經,連一個憂鬱症都克服不了。我想起醫生說的抗憂鬱藥,我必須開始服用,否則我不可能會快樂。如果現在有甚麼東西能使我恢復快樂,我都願意嘗試。我便和醫生討論,醫生給我開了抗憂鬱藥的處方。然而,奇蹟真的發生了,接下來的幾個月,我不但沒有服用抗憂鬱藥,情況卻是一天一天的好轉。那時我利用上班乘車的時間,閱讀聖經與《荒漠甘泉》。我不斷聽到耶穌以慈愛的聲音對我說:「那些事都已過去了,從今以後。你要靠著我的話語而活。」我又看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,如此可愛,覺得生命真是上帝所賜的禮物。如今,我已能勝過憂鬱症成為一個快樂的人,不再為明天憂慮,並且關愛周圍的人。
我從第一次病發至今已有12年,親身體驗到它曾在我生命中產生如此大的陰影。若不是因著主耶穌的慈愛和聖靈的引導,我自己就無法將它克服。這使我想起保羅的話,如果憂鬱是一種罪,並因這罪造成了刑罰 (這些在我身上再貼切不過了) :「我真是苦啊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感謝上帝,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。」(羅馬書七章24-25) 痛苦時,我總向上帝抱怨:「主啊!祢為甚讓我遭受這些痛苦?」甚至說:「主啊!祢為甚麼要給我生命?如果沒有這生命,我就不會這麼痛苦了。」然而,從憂鬱症中走過的日子,彷彿惡夢一場,上帝卻親自用大能的手,領我行過死蔭的幽谷。由於這些經驗,我也比別人了解憂鬱症的痛苦,知道如何給人安慰。
我也閱讀了一些與憂鬱症相關的文章,發現憂鬱症十分普遍,並且逐漸受到社會及醫學界的重視。許多人曾患過憂鬱症,只是不自覺;患者又往往不敢承認,怕會受到家人或社會的歧視。其實,憂鬱症是可通過協談或藥物等方法治療的。有些教會也提供這方面的輔導。如果你曾經有一段長時間,或是次數頻繁地感到悲傷流淚、沒有希望、自責、無法控制的焦慮,甚至出現想要自殺的念頭,你可能患有憂鬱症。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曾經遭遇不幸事件,像是離婚,家庭暴力、重病、家人過世,或是工作,生活上的重大打擊,你更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。如果你認為自己可能患有憂鬱症,請與教會的輔導人員,你的醫生,或是心理治療師聯繫。聖經上說: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;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。」(箴言十七章22) 請記住,上帝絕對不願讓你一個人受苦,就像祂曾經幫助我,祂大能的臂膀隨時願意伸出,幫助你走出憂鬱症的陰影!
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
走出網絡色情的泥沼
錢志群 //
「色情」二字,曾幾何時人們甚至難以啟齒,可如今藉著便捷的網絡傳媒,悄悄地進入千家萬戶,成為追逐尋常百姓的一大「溫柔殺手」。據中國網絡互聯中心的最新統計,全世界色情網站至少有70萬個,而且以每天200至300個的速遞增。攀升的點擊率背後是無數雙沉迷的眼睛。黃色網絡造成的最大受害群體是誰?據測算,中國網民70%是30歲以下的青、少年,約46%的未成年網民涉黃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竟然有讀小學的男童用手機上色情網。
上網看色情,不僅僅是過過眼隱而已。中國「掃黃」辦公室曾接到山西省一名大學剛畢業張某的署名信,信中坦白自己在初中時接觸到網絡色情,從此一發不可收 拾。到大學後,發現很多男生與他一樣常常逃課或通霄泡在網吧裡看黃網。在同寢室8位同學中,有6位通過不同渠道都有過性經驗。他感慨道:「心靈一旦被這些垃圾烙上印,再想恢復單純真的很難。心裡留下的陰影可能會影響一生,光明的前途變成崎嶇小道,對生活的美好感覺也會變質變味。」信的最後,他似乎是在滴淚地呼喊:「掃除一個色情網站勝過100位教師的循循誘導,勝過100位母親的苦口婆心,勝過100位父親的嚴厲教導,勝過100本好書的日日薰陶;因這一切會在幾張色情視頻或幾行色情文字的引誘下土崩瓦解。因為我們只是孩子,天真而好奇,純潔而無知。」他在信中還檢舉了一長串的色情網站。
欣慰的是,中國政府一直重視網絡「掃黃」。追溯到2004年6月,中國網絡協會設立了舉報中心,拉開了多部門聯手打擊淫穢色情網站行動的序幕。僅2009年8月到11月期間,共偵破網絡淫穢色情刑事案件710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1,179人;125萬餘條、網絡招嫖信息17,000餘條,關閉淫穢色情違法網站、欄目6,972個。廣東省還研發出一套「WAP不良信息監測提醒系統」作為「手機警察」,具備識別涉黃圖片、7,000個視頻的能力,並自動判別涉黃圖像。數字雖然枯燥,但它代表了多少垃圾被清理,我們都應該為其鼓掌。
可這是權宜之計,治標無法治本。在國家打擊色情網站的巨大聲勢之下,網絡黃毒不斷換招,並以避人耳目的方式悄悄地蔓延著。即使你在網上做正當之事,赤裸的畫面和誘惑的文字都會跳入眼簾。
面對處處都有陷阱的網絡,我們是不是都要因噎廢食,不用電腦呢?也大可不必,因為很多工作不得不上網。上網是否偶而可以瀏覽一下色情圖像?不能。因為「淫詞、妄語,和嘻笑的話都不相宜」(以弗所書五章4)。上帝造人,「身子不是為淫亂」(哥林多前書六章13);主耶穌甚至說:「凡看到婦女就動淫念的,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。」(馬太福音五章28) 祂把姦淫從「行動」提升到「意念」,從內心定罪。色情是魔鬼的技倆,我們只要留下一點門縫隙,魔鬼就會乘虛而入,漸漸將我們降為色魔;所以,上帝提醒我們:要遠離魔鬼的試探。
但人不過是人,慾望纏身,一有機會巴不得盡情滿足。如何抵擋誘惑?靠自己實在是力不從心。古人說過,常在河邊走,哪能不濕鞋?但是有一種人力不及的力量來自天上,來自於上帝。我所在教會的美國牧師曾對我們說,他13歲時到他媽媽熟悉的一家人照顧他們3歲的孩子,掙零花錢,被男主人用《花花公子》上的色情圖片引誘,從此迷戀色情,直到大學二年級信主耶穌後,才終於走出泥沼。
如果你果真心依靠和仰望上帝,聖靈就會在你心中提醒、責備和鼓勵,使你努力遠離誘惑,敬虔度日,甚至直接給你力量戰勝邪慾。願我們相信並記住:聖潔慈愛的上帝永遠無所不能!
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
話說「白頭偕老」
錢志群 //
2009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上,小沈陽幽默搞笑,一夜之間身價突漲。有人擔心他是否會仿傚大明星,有一天拋棄相貌平平的妻子。對此質疑,小沈陽予以否定,還在博客上大秀恩愛,給老婆寫信:「在我心中,妳是我的好老婆,我愛妳,愛我們的家,祝我們白頭偕老。」白頭偕老,是一句歷史悠久的祝詞;如今,倒成了一句老掉牙的祝福,甚至在新人婚禮上都不再提它。他們認為,愛情不過是個易碎品,今天的山盟海誓,明天可能就變成惡語相向;今天的如膠似漆,明天就可能變成異夢同床。有人戲稱,人類的婚姻已告別了一個長期穩固石器時代,進入了瓷器時代,一碰就碎。婚姻不再嚴肅,「白頭偕老」的祝福也只是一句美麗的謊言。難道情形果真如此糟糕?中國民政部門公佈的一組直線攀升的數字,讓人不得不承認這個尷尬的現實。
1979年中國大陸的離婚率為4%,1999年達到13.7%,2003年達到15%以上。2007年僅在民政部門辦理離婚登記的就有140多萬對 (不含法院部門辦理的調解和判決離婚),比上年同期增長18.2%。如今,人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,甚至出現了「速婚族」和「短婚族」。認識不久就共築愛巢,閃電成婚,婚禮樂曲還在耳邊迴響時,卻又因為某種原因而勞燕分飛。高離婚率不僅在中國,在全球都出現了直線攀高之勢。我生活在美國,每天都能遇到離婚人士。我的兒子在幼兒園時,一共才21個孩子,其中只有4個是生活在有父母的正常家庭。離婚族雖有一些人看上去好合好散,但從總體來說,離婚帶來了很多社會心理後遺症,除了眼淚、沮喪、自殺等現象,離婚所造成的問題兒童日益增多,家庭關係變得十分複雜。有時不經意中問到某個孩子:「你有兄妹幾個?」他就會反問你:「包不包括其他媽媽生的?」讓我張嘴結舌。高離婚率導致單親家庭和獨居者數量增多,也導致越來越高的再離婚,形成了一個循環往復的怪圈。
婚姻到底是甚麼?是上帝造天造地之後的一個壓軸戲,是創世的精華。主耶穌說:「那起初造人的,是造男造女,並且說:『因此,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聯合,二人成為一體。』」「所以上帝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。」「凡休妻另娶的,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,就是犯姦淫了;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,也是犯姦淫了。」(馬太福音十九章4-6、9) 這些告誡說白了,就是除非一方有了婚外情,其他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將婚姻堅持到底,別無選擇。婚姻不是從人而來的一紙合約;而是從上帝而來帶著約束之軛的福氣。
這約束是為了叫人蒙福。據說,一位妻子問丈夫:「假如你一生只能買一部你喜歡的車,買後不可以換,你會怎樣保養它?」丈夫很興奮地說:「我會用最好的機油、準時保養、常常洗車……。」妻子邊點頭微笑,又問丈夫:「假如你這一生,只可以娶一個妻子,不可以換,這樣,你會怎樣對待她?」丈夫恍然大悟:在婚約之後,上帝不讓我們重新選擇,當學習珍惜才是。
不幸的是基督徒也有離婚的,因為基督徒也未必聽上帝的話。雖然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」;但是如果真的聽命於上帝,那麼就會漸漸獲得聖靈澆灌而來的愛心、耐心、寬容之心,就會從自身找錯、找罪,就不會含怒到日落等。我認識和聽說不少夫妻,在家庭關係硝煙彌漫之際信了耶穌,從此夫妻生活撥開烏雲重見太陽,他們甚至稱之為真正的新婚燕爾。
雖然小沈陽願意與妻子白頭偕老,但這不能證明他永遠不受美色引誘。這世界畢竟有太多的誘惑和陷阱,能不能與妻子白頭偕老,自己未必能把握自己,更難把握對方,唯一的盼望就是遵行上帝的旨意,做丈夫的愛自己的妻子,做妻子的順服自己的丈夫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