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搜尋此網誌

網頁

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

患難見恩典

溫裕紅姊妹的見證 2006年,我患乳癌病癒不久,男友要與我分手。我很愕然!我病的時候,他很細心照顧我;我痊癒了,他卻要跟我分手。這傷口比我患癌更難受!而分手的原因,他說已對我沒有了那種感覺,還說我年紀已經大了。這對一個女孩子來說,打擊多大!但感謝主耶穌,我當時沒有苦苦糾纏,也沒哀求他,我靠主的力量支撐過去。我清楚知道,一段關係就好像與人合股開一間公司,每人百分之五十股份,無論自己做得多麼好,也只是得五成,其餘五成,要看對方。 2008年對我來說,是很不尋常的一年;因為我的父母在那年相繼去世。我與父親感情不是那麼親密,但與母親卻好多了。我與她一起住,照顧她、服侍她,所以媽媽的離世令我真是難過!她有病,常感不適,我很怕她會摔倒,基本上一天24小時我都不離開她,看顧著她;所以連晚上睡覺也不安寧,只要她發出一點點聲音,我就知道她要起來,立刻走到她床前扶起她,看她有甚麼需要。當時我們的關係很好。以前我不懂如何跟她溝通,漸漸學會了,知道用甚麼話去建立她,例如:「媽媽,我很疼您呢!在世上我最疼的就是您!」由於年輕時受了很多苦,媽媽心內有很多苦毒。很慶幸的在她過世前兩年多,我可以很貼身地服侍她。這不是偶然的,其實,媽媽經過一次很緊急的病,我為她切切禱告,結果上帝讓她的生命延長了兩年多,我可以全心全意地照顧她,對於她的離世,我沒有甚麼遺憾;因為她有生之年,我一直很盡心盡力地去愛她。有道:「樹欲靜而風不息,子欲養而親不在。」經歷了這一切後,我覺得這話很真實。真要把握機會好好孝敬與愛我們的父母,否則後悔莫及!日後想再孝敬他們、愛他們,對他們說:「爸爸,媽媽,我很愛您們呢!」也沒有機會了。我希望大家珍惜身邊的人,珍惜自己的另一半,尤其是您們最親的父母。

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

患難中的力量

鮑力生 (David Powlison) 海蓮的丈夫在外頭拈花惹草,養了幾個情婦,更可恨的,他是個騙子,騙走了海蓮的全部財產,撇下她孤伶伶一人。海蓮現在人財兩空,苦不堪言。她該怎麼辦?她該去找律師找財務顧問,找心裡輔導員?還是去檢查身體,看有沒有被傳染性病?可她哪有力量處理這許多叫人心煩的事?她心傷透了,心亂如麻。 她需要朋友安慰、支持和幫助。 她更需要來到主耶穌面前,向祂傾訴心中的痛苦、忿怒、仇恨和疑惑。聖經詩篇第十篇的作者對上帝說:「耶和華啊,祢為甚麼站在遠處?在患難的時候為甚麼隱藏?惡人在驕橫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;願他們陷在自己所設的計謀裡。因為惡人以心願自誇;貪財的背棄耶和華,並且輕慢祂。惡人面帶驕傲,說:『耶和華必不追究。』他一切所想的以為沒有上帝。凡他所作的,時常穩固;祢的審判超過他的眼界。至於他一切的敵人,他都向他們噴氣。他心裡說:『我必不動搖,世世代代不遭災難。』他口是咒罵、詭詐、欺壓,舌底是毒害、奸惡。他在村莊埋伏等候;他在隱密處殺害無辜的人。他的眼睛窺探無倚無靠的人;他埋伏在暗地,如獅子蹲在洞中。他埋伏,要擄去困苦人;他拉網,就把困苦人擄去。他屈身蹲伏,無倚無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。他心裡說:『上帝竟忘記了;祂掩面永不觀看。』耶和華啊,求祢起來!上帝啊,求祢舉手,不要忘記困苦人!惡人為何輕慢上帝,心裡說:『祢必不追究?』……」 一、上帝,祢在那裡? 當人遇見困難,他每每問:「上帝啊,祢在那裡?祢為甚麼不保護我?」主耶穌明白我們的感受,祂曾降世成人,祂知道人在困境中常感覺被上帝遺棄。祂被釘在十字架上之時,身受酷刑,心極痛苦,也發出同樣的問題:「我的上帝!我的上帝!為甚麼離棄我?」(馬太福音廿七章46) 你並不孤單,很多人在苦難中都和你發出同樣的問題。只是問問題的人,可能有兩種不同的心態。一種是與主耶穌在肉體中的呼喊一樣,用這問題來表達心中極度的痛苦。他們感覺在痛苦中孤立無助,感覺被上帝遺棄。他們的心其實是覺得很需要很需要上帝。 另一種人則是不信上帝。他們問這個問題時,心裡是在譏諷,嘲笑上帝不存在,或即使存在,祂也不管。上帝知道你是那一種人。只有需要祂、尋找祂的,才能尋見。把你的疑惑、痛苦,帶到上帝面前吧!這是你要走的第一步。 二、分析壞人心態 受苦的人常抱怨上帝怎麼這樣待他。就像海蓮,她被丈夫欺騙、遺棄,可她就問上帝為甚麼這樣待她。她要做的,其實是要了解壞人的心態。就像她的丈夫,處心積慮的欺騙她,騙財騙色,他不僅犯罪,而且是邪惡的。他不把上帝放在眼內,所以才有膽量胡作妄為。他誤以為上帝不會懲罰,所以放手做壞事。他心裡其實不信上帝,縱或心中有一個模糊的概念,他認為上帝不管。 那些蓄意害人的人,並沒有是非、善惡、道德觀念。他們為所欲為,只為滿足一己的邪情私慾。跟隨慾望與跟隨主耶穌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。當海蓮的丈夫選擇跟隨自己的貪慾與色慾,他就是以背向主耶穌。他見上帝沒立刻報應,就以為上帝不理,還以為騙走了海蓮的錢,遠走高飛,就可以自由快活。至於海蓮多麼痛苦,他就不想,也不放在心上。受害人如果能分析,並了解那傷他的人的心態,就會明白誰是罪魁禍首,而不致於胡亂怪責上帝。 當然,即使了解壞人的心態,受害人仍不免懷疑:「那麼上帝怎不懲罰他?」我們總覺得應該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假如看不見報應,我們便覺得上帝不公平。詩篇第十篇的作者也有這種感覺。他對上帝說:「凡他所作的,時常穩固;祢的審判超過他的眼界。」這裡,受害人應停下來誠實自省:「我是不是也有罪?我的心充滿仇恨。雖然我沒對不起丈夫,但是我想報復,想把他殺掉!我不殺他只是怕犯法,怕坐牢,不是因為我善良。」 聖經說的不錯,「沒有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……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上帝的榮耀。」人得救是因為「上帝的恩典,因基督耶穌的救贖,就白白的稱義。」(羅馬書三章10-24) 海蓮若是能想到:「我丈夫都是罪人──雖然所犯的罪不一樣。在我還作罪人的時候,主耶穌基督就愛我,為我釘死。那我為何心中充滿仇恨,非要上帝立刻懲罰丈夫不可呢?」她就不至於耿耿於懷,覺得非要看見上帝立刻報應她的丈夫不可。 三、求上帝救助 「耶和華啊,求祢起來,上帝啊,求祢舉手,不要忘記困苦人!」(詩篇十篇12) 我們被人傷害時,若只問:「上帝在哪裡?」和分析壞人的歪念,就會更感困惑。因所看到的,是一個黑暗的世界。我們必須走近光,走到上帝面前,向上帝呼籲,求祂拯救。詩篇第十篇的作者這樣做了,所以接下去,他的心眼開了,說:「其實你已經觀看;因為奸惡毒害,祢都看見了,為要以手施行報應。」(14) 他知道上帝掌管。不論世界如何黑暗,上帝仍然看見。受害人只要有信心,仰望上帝,他就能看到上帝「是幫助孤兒的。」上帝不是一個理論中的神,祂是又真又活的神。 但是,人必須來到上帝面前。教會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,可幫忙解決困苦人的生活問題,如為海蓮介紹法律顧問、心理輔導員,和相關的慈善機構等。為弱者、窮人和被剝奪者代言,是善舉。上帝的幫助可藉教會彰顯。不過,沒有代言人可取代上帝。痛苦人必須明白,雖然教會可以幫助他,他最需要的仍是上帝。這是人心終極的需要。只有上帝能「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」;只有與上帝同在時,才「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號、疼痛,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。」(啟示錄廿一章4) 只有上帝能解決人類終極的痛苦問題。」傷心人最需要的,是上帝自己。 四、上帝必申冤 「其實祢已經觀看;因為奸惡毒害,祢都看見了,為要以手施行報應。無倚無靠的人把自己交託祢;祢向來是幫助孤兒的。」(詩篇十篇14) 當傷心人投靠上帝,他就必漸漸發覺,上帝要為他申冤。上帝是公義的。聖經上給我們提供很多例子,上帝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。縱然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,他們犯罪以後,上帝仍將他們交給外國人苦待。邪惡的人以為上帝不追究,他們錯了,上帝的審判必然來到。那時,是極可怕的。主耶穌說,那時有極大的哭號,人要向大山說:「倒在我們身上。」因為他們害怕全能者的審判。 五、上帝知道,祂必加力 「耶和華啊,謙卑人的心願,祢早已知道。祢必預備他們的心,也側耳傾聽他們的祈求,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伸冤,使強橫的人不再威脅他們。」(詩篇十篇17-18) 受害人的心裡有很多願望:他希望上帝主持公道,為他伸冤;他希望上帝保護;他希望走出困境,看見光明。上帝知道我們心裡的願望。祂是公義的神,祂樂意為受屈的伸冤。祂聽見祂選民的呼聲 (參路加福音十八章1-8) 。但是祂來的時候 遇得見世上有信心的人嗎?你有信心嗎?你能耐心等候上帝嗎?你渴望上帝嗎?你把希望寄託在人身上,抑或在上帝身上?我們需要謙卑來到上帝面前。上帝會預備我們的心,加我們的力量。倘若你「依從上帝的旨意而受苦」,就是不因為自己的罪而受苦,上帝必加你力量。 結語 苦難讓人認識上帝。約伯受苦之後,向上帝說:「我從前風聞有祢,現在親眼看見祢。」(約伯記四十二章5) 苦難也讓我們知道自己多麼愚昧。我們對世界、對人的認識都錯誤。因此,我們來到上帝面前,求祂賜智慧,並且重新調校我們對祂的倚靠。苦難能煉淨我們,讓我們學習順從上帝,體會基督耶穌在肉身時為我們所受的痛苦。換言之,苦難磨練我們,幫助我們靈命成長,使我們逐漸長成基督耶穌的樣式。

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

殺親悲劇何時休?

錢志群 在中國的新語彙中出現兩個悲劇性詞,一是「殺熟」,利用熟人之間的信任進行欺詐,甚至謀財害命;另一個是「殺親」,就是在血濃於水的親情中動殺戒。 二O一二年二月的新聞中,連續有兩個案情讓人震驚。河南省鄭洲有位成績不錯的高中生,被媽媽數落之後,居然已啞鈴殺死親母。人們驚心未定,又為另一則新聞扼腕長嘆。廿九歲電影演員白靜,被身價十多億的丈夫刺死,丈夫接著自殺身亡。 從謀殺到迫害到戰爭,人們對殺人行為麻木之後,大不了嘆息兩聲。但是,親人相殺,畢竟是愛中夾著極端的恨,打破了人的常規情結。不管是甚麼原因,人們的心理上多少留下了難以結痂的傷口。對親人何以下得了手? 我們不禁要問:人怎麼會如此殘忍?六親不認也就罷了,「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」一代又一代人,百思不解根源,原來聖經上早已給了答案。人類離開了良善的源頭──上帝後,陷在罪中。從此嫉妒、貪婪、欺騙、仇恨、驕傲、謊言等,任何一個,都能成為屠殺的潛在誘因。倒過來說,人類哪一椿血案,不是讓血腥與罪性對號入座?回到上面的新聞,那個被殺的母親,為兒子放下工作,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,就是因為望子成龍,投入太多,使兒子壓抑成仇。富翁拋下自己所有,與年輕美貌的演員妻子同歸於盡,據傳媒透露,也與妻子物質上的貪婪有關,得了資產,又逼離婚。 人的本性常在掩飾之中,但在親人日常零距離或近距離的環境裡,卻充分暴露,致使彼此間有了更多的情感糾葛、言語傷害等。親情無形中成了愛與恨的雙刃劍,家庭往往成了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的高危地帶。雖然讀者中多沒犯「殺親」的罪,但是誰人能與導致殺親的嫉妒、貪婪、欺騙、仇恨、驕傲、謊言等無關?我們稱這些為毛病,可一旦「一時糊塗」,後果如何?誰也不能預料。 也許,我們的手沒有「殺親」但心裡有沒「殺親」呢?生活中,很多人與親人爭吵時,恨不得對方死。在上帝的律法裡,這就是罪。人何以有如此這些仇恨?誰能救我們脫離可怕的仇恨?唯有愛我們的耶穌,「祂要將自己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。」(馬太福音一章21) 主耶穌為愛世人,犧牲自己,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為我們贖罪。祂死後復活,勝過死亡,以善戰勝邪惡。祂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,賜給我們屬天的愛,叫我們愛我們的敵人,為逼迫我們的祝福。不要有恨,要學習愛不可愛的人。如果人人信從耶穌基督,放下仇恨,哪會有殺人之事?那些殺親的,也許在牢獄中悔恨不已,卻不知道如何得到死去親人的原諒。他們唯一的出路是:來到主耶穌面前,認罪悔改,求上帝赦免。